声明

本文以罗列事实为主,抒发观点为辅。

事实部分:有过度简化的倾向。

观点部分:有自己的(很少),也有认同伯南克的,没有做区分,个人部分难免有偏差和错误。

感兴趣的还是推荐看原书,虽然600页挺厚的,但收获颇多,除了熟悉基本宏观经济学知识,还能理清美国金融政治局势。

本文字数在一万左右,请评估您的时间和兴趣,再决定是否阅读。

原书导读

2006年,伯南克被任命为美联储主席,这位SAT加州年度最高分获得者拥有无可争议的天才头脑,从南卡罗来纳州的小镇到声誉卓著的学术殿堂,再到担任公职,伯南克个人的职业生涯达到了一个新的巅峰。

但他根本无暇庆贺。

2007年,房地产泡沫破裂,全球金融系统的内在缺陷暴露无遗,一度濒临崩溃。从投行贝尔斯登的崩溃到对保险业巨头AIG开展空前救助,伯南克及其团队殚精竭虑,采取一切可用工具,遏制金融危机蔓延态势,使得美国乃至世界经济得以持续运转。

但是,公众对华尔街的贪婪义愤填膺。伯南克及其团队承受了巨大压力。

作者伯南克在书中详尽的描述了次贷危机处置和方案制定的前前后后。

本书没有预设读者拥有专业的经济学背景,但需要一些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书中没有高深的理论和公式,而是充满了返璞归真的见解,个人觉得可以作为宏观经济学的入门参考读物。

本书能提供的或许更重要的一点,在于破除关于美联储的“迷思”,一定程度上清除如《货币战争》之流的荼毒。

有金融基础知识需要的同学,可以寻耶鲁公开课《金融市场》,授课教授是诺奖得主、行为经济学先驱罗伯特.席勒。

我是格林斯潘的继任者,我叫伯南克

作为美联储历史上任期第二长、最具公众知名度的主席,格林斯潘的职业生涯是极为成功的。作为继任者,伯南克显得比较弱势。如果单从个人角度看,金融危机的爆发,无疑给了他打破传统、大展身手的好机会,但也为他招致了巨大的争议乃至批评。这种机会,或许可比作二战之于罗斯福、“9.11”之于小布什,是喜是忧,只能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伯南克在任期努力推行政策的透明性。格林斯潘时代曾言:“如果你觉得你知道我在说什么,那么你一定是弄错了。” 而伯南克力推能带给市场参与者稳定预期的“目标通胀制度”。

同时,伯南克在任期极力淡化美联储主席的个人影响力,将更多的职能赋予核心决策团队。

在正式成为美联储主席之前,伯南克已经作为美联储访问学者、美联储理事、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为公共经济政策制定服务多年。再之前,他曾于普林斯顿大学任教17年,并担任经济系主任。

作为新一代学术出身的伯南克,早已将预期、信心等行为经济(金融)学指标纳入其决策考量范畴,同时也具备极强的“市场心理”判断能力。但即便这样,次贷业务出现问题时,包括伯南克在内的整个决策层仍旧低估了其影响,而它引发的金融恐慌,却以一种全新的、陌生的形式发生了。

干预或不干预,不再是一个问题

虽然不再困惑,却被论战多年。

1.古典学派–根据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的说法,市场有无形的手,不需要政府干预。

2.凯恩斯主义–市场有“粘性”滞后效应,所以必要时政府需主动出击积极干预。对于提议袖手旁观等待市场自动复原的的人,凯恩斯有一句很出名的话:“长期来看,我们都是要死的”。

3.新古典学派–由于70年代美联储错误干预引发经济衰退,人们开始反思干预的有效性和必要性。

4.新凯恩斯主义–还是认为需要干预,但是要小心翼翼的干预,防止步子大了扯着蛋。

在乐观与恐慌情绪充斥市场时,必要的干预是需要的,但诸如政治、媒体宣传、既得利益者阻挠等因素,使得引导的时机和力度选择变得十分复杂。

不管怎样,经济学界主流思想已逐渐趋同。在信息充分交流、理论充分发展的领域内,各种观念进行论战融合后,的确是很难保留派系。从前,生物、心理等众学科无不有群雄论战、各领风骚的年代。从达尔文vs拉马克到现代综合进化理论,从弗洛伊德vs斯宾纳到现代心理学百花齐放。而今,各学科却又无不朝着混合统一的理论体系迈进。

在我最需要你的时候:监管

伯南克认为,货币政策对于市场泡沫的抑制作用是极其有限的,而监管才是防止系统性危机的主要防线,并着重反思了美国各级金融监管部门在次贷危机防范过程中的混乱与失职。

由于美国的政治体制和历史发展进程等原因,金融监管部门有着严重的碎片化现象。比如银行监管机构分为联邦级和洲级,而二者又非统属关系;各种为了应对历史危机而成立的监管部门林立,分工协作复杂。直接的后果就是各部门只能看到问题的一个面向,如盲人摸象般,无法全局发现和思考问题。同时,金融业强大的游说力量使得危机前的金融业不断进行“去监管”,他们不断宣扬发挥市场力量、消除政策阻力等观点,使得监管长期缺位。

而这种监管“碎片化”,如果放在全球视角下,是否更能凸显全球金融系统的脆弱性?

主战场,华尔街。如果套用《独裁者手册》这本书中的体系,其“决胜集团”的组成人员非常有限。这标志着,只要拥有诸如国会游说集团在内的少部分人,金融从业者联盟就可以通过开掘政策优势,持续的攫取利益。从金融危机前后政界行业界的反映来看,这种推断一点也不过分,危机前不断的去监管化,危机后的政策改革受阻,已将此表现的淋漓尽致。

而在这些市场参与者和高管视角下,长期风险即便被发觉(高盛在危机前就大量持有了次贷保险产品,从而在危机中获利),也要让位给在以年期的巨额奖金红利,“音乐没有停止之前,大家就要继续舞蹈”。

美联储前副主席布林德有本关于次贷危机的书,就叫《当音乐停止之后》。

次贷,一阵金融龙卷风

伯南克说:“把次贷危机比作一阵风暴摧毁了房屋,直接诱因就是这场风暴,也暴露了房屋结构的脆弱性。”

对于房屋次级贷款市场这阵飓风,美联储又是如何防范和应对的呢?

根据伯南克的说法,危机发生前,虽然美联储手握斩断不良贷款业务的尚方宝剑,却没有动作。

这里的尚方宝剑,主要指《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案》,次贷中许多前期低息、后期高息等“可调整利率抵押贷款”等业务,是可以被判定为侵害消费者利益而被限制或禁止的,并且此过程不需要国会参与。

在感性层面上,由于次级贷款能够让信用不佳者有机会获得融资能力,从而更大程度做到“居者有其屋”,也显得高尚和正确。故而,包括格林斯潘在内的美联储官员,对于次贷业务本身,基本给予的是通融甚至赞许。

就这样,随着次贷市场的不断升温与证券化,评级机构、保险公司、华尔街投行、国际投资者的不断参与,整个链条越拉越长,单一节点的风险貌似被分散了,但市场整体风险却不断攀升。

终于,风暴来袭。

降临

2007年8月9日,法国巴黎银行披露了其在美国次贷证券市场上未预料的巨额损失。导火索被点燃。

10月中旬,评级机构已纷纷下调次级贷款支持证券的信用评级。

与此同时,各大金融机构接连公布自身的资产减值情况,导致即使很少或者完全不持有次贷资产的投资工具也遭遇了投资者的撤资浪潮,不信任气氛加重,恐惧情绪已经占了主导,市场进入了一种自我验证、自我毁灭的恶性循环。

由于混乱出现在抵押贷款市场,而住房价格变动和抵押贷款的获取难度会直接影响实体经济,形势要求美联储做出积极的应对措施。

从2007年8月到2008年1月底的6个月内,美联储将联邦基准利率从5.25%下调到了3%,同时改进了银行机构融资方案,开放贷款窗口,以应对市场挤兑压力。

相应的,小布什政府也在1月18日提出了高达150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法案,以应对危机引发的实体经济局势动荡。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并驾齐驱,仿佛让人看到危机可以轻松被平息的希望。但实际上,一切才刚刚拉开帷幕。

别了,贝尔斯登

首先倒下的是贝尔斯登。

贝尔斯登,成立于1923年,经历1929年股灾而屹立不倒,以斗志旺盛闻名,其人才标准被称为PSD(Poor/Smart/Desire)。金融危机前已成为华尔街第五大投行。

贝尔斯登是华尔街著名的“局外人”。1998年,俄罗斯主权债务危机导致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陷入困局,贝尔斯登拒绝与14家银行和投资公司一道施以援手,反而由于存在业务合作而向对方频频施压。

实际上,贝尔史登并非第一个出现问题的私立金融机构。早在危机发生后不久,有许多机构请求援助,但美联储均予以回绝。

美联储救或不救,其实取决于一个问题:被救者是否具备系统重要性?对于贝尔斯登,美联储给出了肯定的回答。由于避免引发系统性崩溃,它协助摩根大通以低价收购了贝尔斯登。某种程度上,印证了那句“Too big to fail”。但此番努力带来的平静,在仅仅六个月后雷曼兄弟的倒塌中消失的荡然无存。

有人批评,正是救助贝尔斯登引发的道德风险,导致雷曼兄弟失去募集资金或寻找买家的紧迫性,间接促成了后者的破产。伯南克对这种观点持反对态度。

比国企还牛的两房

接下来是两房。

有着隐性政府担保的房地美与房利美,将企业做到了新的境界。即:在法律上保持私营身份,又在事实上享受多项政府优惠。赚了股东分红,赔了纳税人买单,坐地收钱,旱涝保收。为了与华盛顿保持紧密关系,它们在游说和政治捐款上毫不吝啬,其强大影响力帮助他们挺过了06年的一系列会计风波。

而且,由于中东石油国和亚洲各国都大量持有两房基金,救助与否甚至可能超出了经济本身的考量。

政府只有一个选择:救。

在申请授权救助两房时,对于是否要有手段上的限制,时任财长保尔森说:“如果你口袋里有一把玩具手枪,你可能早晚会把它掏出来。但如果你有一支火箭筒,而且人们也知道你有火箭筒,你也许就不会用到它了。”

对这位金融危机中的搭档、财长亨利·保尔,伯南克评价极高。他认为曾任职高盛集团主席和CEO的后者拥有自己不具备的“街头智慧”。

拿到授权后的保尔森,直接亮出了火箭筒。

两房由财政部出面、国会批准进行注资后,正式由政府接管。

能和政府站队,幸也!

雷曼兄弟,一次不合时宜的崩溃

雷曼的破产,仿佛已经成了一桩迷局公案。

回头看时局,有几点是无可辩驳的:

1.柿子挑软的捏,老五贝尔斯登被收购后,老四雷曼兄弟成为了下一个空头攻击的目标。

2.由于先后救助了贝尔斯登和两房,美联储收到的公众质疑越发强烈,政客们怎能放过这样可以操弄的好“项目”。放任雷曼破产的声音被提出,因为“没有破产的资本主义就像没有地狱的基督教。”

3.市场上其他首席执行官们对自己手头的资源运用已经变得更加谨慎,他们明白,一旦情形恶化,这些资源将成为他们是否存活的关键,这使得政府组织私营机构联合救助的努力以失败告终。

4.雷曼的问题也许比贝尔斯登严重的多。导致除了美国政府,任何机构都可能在收购雷曼兄弟后被拖入泥潭。事实上,潜在的收购者美国银行的确在评估了雷曼的实际资产状况后,转而寻求收购美林。

5.唯一剩下的收购者英国巴克莱银行,由于本地法律原因,无法为收购目标提供及时的担保,而雷曼兄弟又无法支撑到收购申请被巴克莱股东批准的日子(通常要耗费几周到几个月)。

于是,在2008年9月13日、14日这个周末,雷曼兄弟和美林,两家偶像级的大公司,一家宣布破产,一家被收购。

在这个周末之前的一段时间,保尔森曾宣布不会用政府资金救助雷曼兄弟,使得外界普遍猜测雷曼兄弟的破产是政府故意放手的缘故。

伯南克驳斥了这种说法。他认为保尔森是想用强硬的表态促使私营公司或财团出面,在救助雷曼兄弟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而不是一味等待政府最终介入。同时,因为美联储的贷款是唯一可动用的政府资金,决定权也并非在保尔森或财政部。

虽然伯南克采用一种“我们已经尽力了”的描述,但不到一周,政府便出手救助了美国国际集团,且完全由政府主导。伯南克列举的所有无法成功救助雷曼的理由同样适用于美国国际集团身上,其中原因,或许是雷曼的破产威力使得政府重新评估了救助了必要性,又或者AIG的“系统重要性”要远超雷曼,伯南克在书中未对这点做特殊说明。

积极的看,雷曼破产带来的影响直接促使国会在批准救助法案时采取了较为迅速的行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它的“牺牲”是有益的。

是不是有做空势力阻止救助雷曼呢?阴谋论者至今津津乐道。

保险公司也不保险

雷曼申请破产的消息传出,全球震动。

周一,9月15日,美国国际集团的股价跌幅已超过50%。

这家世界上最大的保险集团,如果倒闭,将严重影响公众未来对行业的信心。是啊,如果保险公司自身难保,我们还会期望从它那得到什么保证呢?

此外,由于承保了其他公司的相关业务,美国国际集团的崩溃将极具传染性,负面影响将随着问题受保者->保险公司->其他受保者链条快速传递。换句话讲,美国国际集团是整个金融市场中更具“市场重要性”的节点。这么来看,它不能倒。

最终,美联储以11.5%的贷款利率,发放850亿美元救助了美国国际集团,同时获得了对方80%的股权,如此苛刻的条件,“旨在消除救助美国国际集团而不救助其他公司造成的不公平性,也有助于缓解引发的道德风险”。

事后证明,接受首次救助后的美国国际集团并未稳定下来,随机危机不断发酵,美国国际集团竟然需要接二连三的救助。而在救助的同时,实际收益者却是以高盛为主的美国国际集团的交易对手。前文曾提到,也许是遇见了危机的降临,高盛在危机前就大量持有了次贷保险产品,此番救助,使得其从中获得了保险的全部好处。

虽然伯南克一直强调救助主要目的是在控制恐慌上,但实际上此次救助确实起到了“走后门式救助”(保尔森曾任高盛CEO)的效果。

谁是真正的大佬

雷曼破产后,政府决定禁止金融股卖空,以避免仅剩的俩家投行巨头高盛和摩根斯坦利再受到空头资本的压力。

不得不提的是,高盛与政府的关系非常亲近,包括保尔森在内的多位经济部门官员曾任职于高盛。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可解释的,顶尖投行的从业经验本身是他们被委任公职的重要前提,但事实上也使高盛拥有了更顺畅的发声渠道和更直接的政策影响力。

不久,高盛和摩根斯坦利申请从独立投行转变为银行控股机构,这一举动使其直接监管部门转为美联储,从而加大了公众对其能获得更多贷款和支持的信心。

同时,巴菲特向高盛注入50亿美金,投出一张信任票。

暴风中心的几栋大厦,其命运已经定格。

接下来,一张装满钞票的消防车,企图彻底扑灭这场金融火灾。

保尔森提出了总额7000亿美金的救市提案,提交国会批准,引发各方激烈讨论。

9月29日,国会发起首轮投票,未通过救市提案。当天的道指收跌近778点,单日下跌点数开创了美国股市有史以来的新纪录,跌幅近7%。

当美国民众看到自己的401K退休金账户上的资金缩水时,支持提案的呼声高涨。

仅仅四天后,众议院便以263票赞成171票反对的投票结果通过了这项法案。《紧急稳定经济法案》出炉,但7000亿美金将分为两次3500亿拨出。民主制度的效率低下,在此刻体现的淋漓尽致,但对比对“明君”的期盼和依赖,这可能也是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吧。

10月8日,美联储、欧洲央行、英国央行、加拿大央行、瑞士央行、瑞典央行同时宣布降息0.5个百分点。政策利率已经接近零利率的日本银行表示强烈支持。在没有跟中国央行协调的情况下,中国央行也在当地时间10月8日上午宣布了降息。

10月10日,七国及二十国集团会议依次召开并发布联合公报。伯南克称:“七国集团会议散会时,与会者的决心都回复了。” 会议结束后,欧元区主要国家纷纷开始为银行注资,并提供担保。

对应的,美联储联合财政部推出了“资本收购计划”,以收购股份的形式向九大银行机构注资,总额达1250亿美元。此举旨在提高信贷市场流通性,但实际效果并不好,各银行在接受注资后,贷款出口仍然收紧。

但这一系列的动作有助于打消市场的恐慌气氛。10月13日,道指涨幅11%,创造了七十六年以来百分比单日最大涨幅纪录。

虽然离最终稳定还要几个月时间,但金融系统本身已经开始逐渐平复。

从金融危机到经济危机

金融系统似乎已经稳定,但危机引发的实体经济问题却日趋严重。

2009年2月17日,就职不到一个月,奥巴马就签署了一个重大的财政刺激方案,即《2009年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法案牵涉到的金额高达7870亿美元。不过,伯南克认为,对照它要阻止规模高达15万亿美元的美国经济陷入70年来最严重的危机这个目标,该计划的规模还是太小。

奥巴马上台后,同时推出了旨在救助普通房贷业主的“住房可负担计划”。但 “救助业主的方案在政治上的受欢迎程度也没有提高多少…美国人不怎么赞成救助华尔街,其实也不怎么赞成救助无力还贷的邻居。”

同时,在短期利率基本到零的情况下,美联储创造性的使用了诸多新颖的货币政策工具。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也是最具有争议性的一个,便是美联储“大规模资产购买”:大规模收购市场上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国库券,总量超1.5万亿美金。这便是被媒体称作“量化宽松”第一轮操作。英国、日本等也推出了自己版本的“量化宽松”,不过侧重点各有不同。

同时期的中国,也推出了极具争议的“四万亿计划”,但时至今日,仍备受质疑。质疑的主要观点有:

1.贷款主要通过四大国有银行来发出,定向流入了各大国企的口袋里,引发了“国进民退”的后果。

2.配套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绝大部分都是钢铁、船舶、纺织、有色金属、轻工等旧产业。这些在四万亿计划中受益的旧产业,都成了严重产能过剩的行业,成了僵尸病,连年亏损,半死不活,吞噬着整个社会的财富。

3.危机貌似暂时解决,其实只是推后,并且被强化,需要动用更大的社会成本去解决。

4.另一面,质疑刺激力度不够的声音也存在。

总结一下:

上半场,在金融危机中,由美联储和财政部合力,共同营救几大“豪门”。

下半场,在经济危机部分,主要是美联储主导,而此时的财政政策甚至被伯南克称为“逆风”。

收获赞誉,获得连任

不久,伯南克被《时代》杂志评为 “2009年年度人物”。

稍后,以美联储主席任命历史上差距最小的支持和反对比例(可简单认为反对的人多)获得参议院投票连任通过。

欧债危机

“量化宽松”施行后,美国的经济局势出现了好转的趋势。

而新的问题出现在了欧洲,主要是欧元区。这个锅要不要丢给美国,其实不好说。

在欧元区内,货币政策是统一协商的,但财政政策却由各国根据各自经济情况制定。伯南克断言,由此产生的不一致,是导致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

导火索出现在“文明古国”。

2009年10月,希腊修正了之前公布财政赤字数额,修正后赤字占GDP总量的13%,远超欧元区规定的3%,暴露出了欧元区彼此监管失效的问题。

讽刺的是,希腊之所以能够借到那么多钱,正是体现出了欧元的成功。欧元区拥有统一的货币体系,其成员国不再能靠通货膨胀或货币贬值来减轻债务负担,这给了投资者一定心理保证。同时,投资者推断如果任一欧元国家出现违约风险,各成员国一定会集体施救,以免引发金融市场的混乱。这和美国政府与两房的关系是非常类似的。

希腊问题暴露后,欧元区陷入了类似美国政府的纠结中。

首先,希腊占欧元区总投资额分量很小,可以放任其违约,来给投资者敲个警钟;其次,对各国民选政府而言,采取救助他国的方案,也会受到本国选民反对。

但是,债台高筑的不仅仅是希腊,还有有名的金猪四国(金猪四国(PIGS)是葡萄牙(Portugal)、意大利(Italy)、希腊(Greece)和西班牙(Spain)),有发生连锁反应的风险。而且,如果违约后的希腊宣布放弃欧元,也会引发人们对后续其他各国亦步亦趋、欧元区最终解体的担忧。

总之,救就会产生道德风险,不救又担心危机扩散。

权衡过后,欧元各国选择施救,但要求希腊大幅削减公共支出。

这竟然引发了一些暴民出现在雅典的街头。知识分子心中的古雅典和古希腊,说的可不是这个。

欧元区的救助行为非常反复,就像每次吃药都不够剂量,较为松散的政治结构导致其无法做出决断动作是可选的解释之一。

伯南克批评欧元区在解决结构性调整上拖拖拉拉,但事实上,美国的危机改革也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

第二轮量化宽松

由于高失业率(接近10%)和低通胀(1%)持续存在,2010年10月,美联储推出了第二轮的量化宽松政策,目的在于让长期利率降低,提高市场流动性,加快经济复苏。但美国利率降低会导致其资本外流,使得新兴市场中会出现大量“热钱”,从而引发投资活动出现动荡,因此受到了新兴国家的批评。

2011年3月11日,日本遭遇海啸,日本政府罕见的干预了外汇市场。一周后,七国集团集体买进美元,卖出日元,以便帮助压低日元汇率,从而让日本出口商品更具竞争力。(插播简单经济学课程:考察供需关系,把日元当做商品,市场供给多了,对真正的国际货币美元来讲不值“钱”了。假设出口商品到美国,收的是美元,但日本国内企业要日元,而此时日元不值钱,这些美元就能换到更多的日元,而如果只要同量日元的话,美元售价就有了降价空间,这就是额外竞争力的来源。出口到其他国家的情况在其货币对美元计价不变的情况下是同样的道理,只需要先将其货币兑换成美元)。

第二轮“量化宽松”不久,油价和粮食价格开始攀升,引发人们对量化宽松引发了通货膨胀的质疑。但伯南克认为油价的攀升主要原因是同时的“阿拉伯之春”导致人们对原油供应持短缺担忧,而剔除了油价和粮食价格的“核心通胀率”仍然保持在低位。

旧瓶装新酒,换汤不换药,受阻的危机后改革

伯南克认为改革是有成效的,或许这是他作为领略了改革难度后的务实派观点。但就更广泛意义而言,美国政府针对危机的改革难言成功。

早在危机高潮阶段,时任财长保尔森便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方案。方案比较激烈,基本不具备被国会通过的可能性,有“唱高调”之嫌。他的任期到新一届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就将结束,可能意图为自己留下个美名罢。

而新任财长盖特纳,提出的改革比较温和。顺便说一句,盖特纳也有一本有关金融危机的书,名为《压力测试》,评价还不错,不过没有看过。

不管怎么说,“有序清算制度”这部为了应对重大金融机构破产的法案被提出。某种程度上回应了伯南克:“在后危机时代,改革的首要目标不是完全消除金融危机,而是提高金融体系抵抗危机的能力。”

在监管上,有新机构成立也有监管责任划分变动,但由于强大阻力的存在,监管“碎片化”问题事实上未被解决。

改革过程中,伯南克为了保持美联储的独立性进行了积极的抗争。他强调了保持独立性是防止美联储受到短期政治压力影响,并以国会管理的联邦预算作为对比,说明了由于政治性过强,联邦预算法案通常在长期意义上是对美国造成伤害的。

与国际合作方面,通过了第三版的《巴塞尔协定》,巴塞尔系列协定要求签约国金融组织需准备与自身风险对应的资金以用于吸收潜在的损失,可以看做国际意义上的的银行准备金要求。

占领华尔街

2011年秋,由左派发起了国内频繁报道的“占领华尔街”行动,书中并未提及其引起的任何实际政策影响,推测应该很小甚至没有。

第三轮量化宽松

由于经济复苏速度未达预期,美联储决定采取新一轮的“量化宽松”,并表示不限期执行直至经济好转。事实上,直到伯南克离任后,在下一任美联储主席耶伦(好巧,我也写过一本次贷危机的书哦)的任期内,由于经济好转,才逐步退出该政策。

大国崛起中

危机中美国不断提高与欧洲各国银行的货币互换额度,以协助减缓对其冲击。同时各方积极讨论磋商,协同步调。但根据书中内容,危机处理中中国金融监管部门的身影完全没有出现过。

可能是当时中国影响力有限、上不了桌面?(当时,中国不属于国际金融市场主要玩家的“七国集团”,而是在包含了新兴市场国家的“二十国集团”内)。

不过,时任财长保尔森的确曾在危机爆发后的2008年4月出访中国,但可能仅是既定出访。

那么,作为当时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还没有超过日本),中国在次贷危机所扮演的真实角色是什么?独善其身或是达济天下?只记得当时国内媒体是在宣传中国积极作用的 。

仅仅讲书中提及的事实:

1.危机爆发时,中国持有的两房证券总额高达7000亿美元,比同时持有的美国长期国库券价值还略高些;

2.中信证券在贝尔斯登崩溃前与其达成互相持股的战略合作协议,送来了最后一次温暖;

3.摩根斯坦利在危机中也中国主权财富基金(主权财富基金:政府控制与支配的,通常以外币形式持有的公共财富)募集了资金,危机严重时的第一次成功募集,第二次以失败告终(取而代之的是日本日联金融集团向摩根投资90亿美元)。

再引用下伯南克对中国经济的评价:

“中国从危机中恢复得相对较快,部分原因是中国在2009年实施了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现在又专注于推动长期性的经济改革。如果中国想要延续经济方面的成功,必须减少对出口的依赖,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内需的作用,面向国内民众生产商品和服务。中国还迫切需要净化环境,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金融监管,减少腐败。随着中国经济体变得日益成熟,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而且在技术方面逐渐赶上西方国家,中国经济增速将不再像前几十年那样快得令人心跳,而是会有所放缓,不过与其他发达经济体相比,仍然算是相当高了。”

书中金句

“每个人都有权说出自己的观点,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说出真相。”

“如果极左派和极右派都反对我做的事,那我就知道这件事肯定是正确的。”

“企业和富人固然掌握很多权力,但现实世界中发生的糟糕事情里面,大部分都是由愚昧无知、能力不足或运气欠佳导致的,而不是由什么大阴谋导致的。”

“货币政策要发挥出影响力,98%靠宣传,2%靠政策本身。”

“经济学家常常被批评说无法预测未来,其实因为获取的数据不完整,而且这些数据时常需要修正,因此,就连不久之前发生的事情,我们都无法确定。很多数据就像噪声一样,干扰了决策过程,加剧了决策的难度。”

“塑造公众对未来政策的预期可以影响当前的金融形势。”

“最初,这套政治制度设计出来的初衷是为了促进各方在决策过程中相互协商,审慎决策,但如今,这套制度已经瘫痪、失灵了,在很多时候已经沦为某些政客自我炫耀和卖弄的舞台,助长了盲目的意识形态和敌视情绪。这套制度似乎要把所有错误的路子尝试一遍之后,才愿意走上正确的路子。”

“经济学是一个高度复杂的思想领域,可以绝对清楚地解释为什么决策者过去的选择是正确的,但至于未来,则无法准确预测。”

其他有看头的

纪录片《监守自盗》,奥斯卡得奖作品,左派观点,抨击无良政客和华尔街贪婪势力,马特达蒙旁白。

HBO《大而不倒》,将财长保尔森塑造成了救世主形象,称之为“主旋律影片”应该不过分。

故事片《大空头》,大咖影帝飚戏,可媲美《亮剑》的“爽片”。

知乎关于本次次贷危机问题的讨论。

综合各方观点总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