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主要内容有:
巴菲特的投资历程回顾以及几位重要人士对他投资理念的影响
作者总结的巴菲特购买企业的12条准则和9个案例
集中投资的好处、几个常见的心理偏误、耐心与时间的价值

译者的提醒

在译者序中,杨天南先生善意的提醒到:
1.对于“青春资本”多于“现金资本”的年轻人而言,不必将精力过多耗费在股市上
巴菲特受人仰慕的原因多源于其财务上的巨大成功。2015年初,伯克希尔的股价为22万美元,而以半个世纪前每股8美元计,年复合回报率达22%。
但对于本金很少的年轻人,即便取得了与巴菲特媲美的投资成绩又如何?至少在踏上社会的早期阶段,随着本职工作技能的提高,其收入多会超过投资收益。这个阶段,利益最大化的选择是专注于主业,如果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股市上,最大的损失并非资金亏损,而是由此耗去的时间与精力本可以成就另一番事业。年轻人创富的最佳路径,应该是潜心做自己喜欢的事业,在其中追求经济上的回报。
非常赞同并感谢杨天南先生的提醒。
但在另一方面,了解投资领域的一些主要理念对做人生决策也是有十分帮助的,这体现在:
(1)如何配置自己的时间。就如同投资者如何配置自己的资金,这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决策。
(2)像投资一样管理自己的事业。登上正确的列车,可为自己省下不少时间与痛苦。
(3)企业家应该用与投资家同样的视角看待企业。巴菲特是企业家,很多优秀的CEO们也是首席投资官。
2.巴菲特理念也有“局限”
作者总结的巴菲特投资12条准则,并非适合于所有的对象,例如要求“具有持续的运营历史”、“高利润率”等,这些几乎无法运用于新兴高科技类企业的投资,如果用巴菲特理念去买创业板,一定会大失所望。

极简版巴菲特的投资理念

1.视买股票如同买整个企业的一部分
2.仅仅投资于那些明白的企业
3.构建一个专注的、不经常频繁交易的投资组合
4.在买入价格和公司长期价值之间,寻求一个安全边际。

“把股票当作生意的一部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因为是“做生意”,就要选择“好生意”。好生意通常很少,一年做不了几次。既然想做好生意,就要选择好公司。选择了好公司,就必须等待好价格,于是我们就可能成为精明的“商人”。既然是精明的“商人”,就必须知道公司做的是什么生意,这种生意是否看得懂,能否理解。此外,还必须了解这家公司的财务报表,是否高负债,现金流是否充沛,毛利率是多少,净利润率是多少,净资产收益率是多少,等等。同时,还必须了解公司产品的前景、市场状况、其竞争对手如何。最后,还必须知道这家公司的管理团队是否诚信经营。只要其公司健康发展,就买进并拥有这家公司,分享公司的经营成果。最后,要对投资的标的有绝对的了解和信心,只集中持有少数公司股票,而通过仔细、彻底地研究来减少风险。

换个视角看投资(个人臆想)

仅就做出投资决定这一步而言,实际上是一个关于好公司的模式识别问题,可以分为以下几步:
1.获取数据
模式识别需要数据和特征作为原料。
数据的来源有公开财报、机构调研报告、个人信息圈子等,数据的质量越高,后续识别水平上限就越高。其中,公开财报、机构调研报告对于大家是相同的,但投资者们个人信息圈子的质量却具有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的极致,便催生出所谓的“内幕交易”,但也有很多模糊地带。
很多投资者之所以出众,就因为在与这一步已经赢了大部分人,拥有获取数据和信息的能力,有高质量的原料为前提,即便使用比较粗糙的决策模型,也通常能得到不错的结果。
2.提取特征
有了数据之后,需要经过个人的分析、提取、总结,形成供决策的信息和特征。
这一步需要些硬功夫,比如财报分析能力、行业前景预判能力、定义管理层水平的能力等,这些相对来讲对大家都是公平的,只要肯下功夫,做一定的训练,就可能达到高水平。
其中比较有挑战的是定义管理层水平的能力,但只要获取数据是充分的,比如投资者如果能够获取管理层在业内、合作者当中的口碑数据,并能够有机会研究其一段时间的历史行为数据,也是很大程度上能做好的。
3.构建模型
有了特征之后,下一步要形成投资标的的判断标准,也就是建立模型。比如书中提出的“巴菲特购买企业的12条准则”,就可以看做决策树模型。决策模型可以很简单也可能很复杂,简单到只看诸如市盈率之类的单个指标也可以,复杂到无法简单用自然语言描述也可以,但最终胜出的很可能是拥有较好预测能力,但又不过分复杂的模型,以方便调整、迭代与分析,决策树模型就拥有这种优势。
模型得出后,如果根据历史数据验证,确实有区分优秀投资标的的能力,就可以尝试在今后的投资选择中使用了。
4.应用模型
需要注意,无论模型如何复杂,都只是针对真实世界中的部分数据提炼出来的,其泛化能力总是有限的。所谓泛化能力,指的是模型在训练数据上的表现和新数据上表现的差异,泛化能力好的模型在新数据上的表现会接近于训练数据上的表现,否则之会大幅下滑,甚至完全不可用。
提高泛化能力的一种手段是训练时使用大量数据,这在投资领域是不实际的,因为这要求数据量太大,而在投资者精力和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必然导致收集数据和提取信息质量下降,最终反而对模型的有效性产生了伤害。
另一种保持泛化能力的手段就是定义并固守“能力圈”,针对数据的某个特定子集构建模型,而在应用模型时也要圈定在该特定集合内的新样本上。
此外,从宏观经济入手建模的想法是低效的,因为宏观数据对于模型区分能力提供的信息非常有限,而其自身也常常是不准确的,数据中噪音往往多余信号。
果然,在拿锤子的人眼里,啥都是钉子….

巴菲特的投资决策模型

作者总结了巴菲特购买企业的12条准则(这部分在书中出现了两次,可见作者对其重视程度),同时作者也针对巴菲特的9个投资案例对这些准则进行了应用上的讲解,这里简单罗列下这12条准则:

1、企业准则
企业是否简单易懂?
企业是否有持续稳定的经营历史?
企业是否有良好的长期前景?

2、管理准则
管理层是否理性?
管理层对股东是否坦诚?
管理层能否抗拒惯性驱使?

3、财务准则
重视净资产回报率,而不是每股盈利。
计算真正的“股东盈余”。
寻找具有高利润率的企业。
每一美元的留存利润,至少创造一美元的市值。

4、市场准则
必须确定企业的市场价值。
相对于企业的市场价值,能否以折扣价格购买到?

详细说明大家找原书看吧。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准则并非巴菲特本人提出的“金科玉律”,而是作者作为观察者通过巴菲特的历史交易数据、逆向工程分析得到的其投资决策中都基本满足的一些原则。在不同的时代和市场下,这些原则及在其之上构建的决策模型是否拥有很好的泛化能力,是没有确定保证的。这其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也可能并不是这些具体的原则本身,而是给我们从中能窥探巴菲特决策基本框架的机会。当投资者要形成自己的决策模型时,对于要考察哪些企业特征,它们之间如何配合等方面,这会有极佳的借鉴意义。

其他

1.投资需要长期关注与思考
巴菲特投资的很多企业都是他很早就关注或者有联系的,他做的是在其遇到被低估时下重注,其他时间仅是等待。
2.“投资就是投人”,不仅只是风投界的原则
与优秀的人和企业建立联系,避免不必要的频繁换手,以避免打断复利的节奏,是创造投资价值的关键。巴菲特持有的公司,都是在其完全了解其内部信息并且确定管理层是值得信任之后才买入的,并而在买入之后基本不会插手管理。
3.巴菲特不买科技公司?
巴菲特谦虚的说是因为自己不懂,实际上是科技公司预测现金流比较困难,而巴菲特评估公司价值的重要手段是考察其未来生命期现金流上的合理折现。后来巴菲特买IBM打破了这个规律,是因为IBM转型为IT服务企业后现金流相对是比较好预测的。这里我们能看到的是巴菲特在坚守着自己的“能力圈”。
4.基金经理心里很苦吧!
其实,超级投资家们也会经常短期跑输大盘,但是在基金行业,用三至五年的长期判断一个人的投资能力,需要的反馈周期太长,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是不可接受的。所以,整个行业最终倾向于重点考察短期内的回报水平,只有那些短期表现好的基金经理才会胜出。在这种激励机制下,基金经理们只能以非最优的机制行动。或许不是因为他们水平不行,看不到长期利益所在,而是现实要求他们只能做符合短期利益的选择,这种落差想必十分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