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欧亚大陆人征服、赶走或大批杀死印第安人、澳大利亚人和非洲人,而不是相反?世界各文明发展差异的核心原因是什么?不同文明间竞争的结果是否早已注定?
本书作为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方面的一部重要著作,回答了上述问题,探讨了现代世界及其诸多不平等所以形成的原因。

贾雷德·戴蒙德

作者贾雷德·戴蒙德是一位闻名于结合人类学、生物学、语言学以及遗传学与历史的大众科学的写作者。本书发表于1997年,获1998年美国普利策奖和英国科普图书奖。
戴蒙德现任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生理学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哲学学会会员,是当代少数几位探究人类社会与文明的思想家之一。
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开始人类文明历史的一次旋风之旅吧。

世界地图

文明游戏的开局,是大规模农牧业的兴起。
一些人生活在当时具备对应发展潜质的环境中。气候、地形等生态原因使得该环境有足够多且易驯服的大型哺乳动物(群体生活、具备等级制度、没有领地意识等),也有诸多容易被选择性改良的植物。
羊群
小麦

这,就是“新月沃地”。
从这一系列的开局优势起,其农牧业快速发展,促使人口增加,产生了更多的社会分工,也提高了在固定概率下出现优秀人物的可能。在此之上,再进一步产生了行政统一、等级分明、经济复杂的社会,发达的文明得就此诞生。

新月沃地

同时,由于欧亚大陆地理上的横向特性,使得文明的传播相对便捷。比如:某地驯化出了一种粮食,很容易沿着相同的纬度横向传播到整个欧亚大陆,因为相同的纬度意味着相近的自然环境条件。同样的道理,使得技术和文化也更易传播,这使得新月沃地周边乃至地中海地区中在早期文明中独占鳌头。

然而,在其他大陆,确是别样光景。
比如在美洲,大型哺乳动物的动物种类本来就很少,再加上可驯化动物的条件限制,导致没有独立驯化并广泛饲养的大型牲畜,这不单是有没有肉和奶的问题,而是切断了快速形成大规模高效社会组织的链条,使得该地区文明的发展十分缓慢。同时,由于在地理上呈现纵向特性和大型山脉等天然屏障,也使得该地区文明的传播和交流困难重重。
美洲羊驼

落基山脉

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欧亚大陆逐渐完成了相对其他大陆征服性因素的原始积累,产生了高效的军事组织、钢铁和枪炮。

骑兵

那么欧亚人病菌的优势如何解释呢?原来,这些致命杀手不来自别处,就藏在那些被人类驯服的大型哺乳动物之中。在欧亚人与牲畜的相处岁月里,伴随着一次次瘟疫的洗礼,人和病菌不断共同进化,展开了免疫力和致命性的魔道之争,但其他大陆的人无疑缺席了这个进程。比较类似的,非洲人也发展出了自身版本的病毒优势,使得后来在欧洲人在殖民占领过程中大吃苦头。而美洲印第安人由于缺乏牲畜而没有形成自己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在文明冲突的过程中只“回敬”了梅毒,反观一种看似很普通的欧亚病菌,却能轻松灭掉90%的印第安人。

封面画:西班牙征服者比萨罗俘虏印加皇帝
于是,当欧洲航海交通发展到能够让两个文明相遇时,欧洲人便带着极具摧毁力的枪炮、致命的病菌开始了对新大陆的征服,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简洁的说,在本书中,作者认为文明之间的种种差异,始于人类自跨入农业社会起周遭地理环境的限制,又随着时间的流逝差异逐渐放大,而各大陆人种在生物学上的差异,并非各地文明兴亡的决定性因素。
这无疑是地理决定论的观点。

示意图

地理决定论在解释人类历史上是很有说服力的,却也无可避免的忽略了历史的种种复杂处。但如果我们不得不进行图景式理解世界,它的解释又最简洁。“幸运的文明有一样的幸运,不幸的文明有各自不同的不幸”。文明的开局设定限制了文明的发展方向,就好像评价个人发展的差异:人的家庭出身并非决定个人生活的全部原因,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其行为的选择区间。更简单的说,也许就是四个字:路径依赖。
作者作为思想大家,固然是反对于如此简单粗暴的历史解释的。在书中也有着更为深刻的论证和推理,但无论如何,却也的确算是地理决定论的一种演绎。或许历史总是要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描述罢,不然,能够书写历史的,也只能是历史本身了。